电话

18605358669

债权投资与其他债权投资5个业务核算方面的比较分析

标签: 2023-12-08 

购买某公司的同一类债券,如果:①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则属于“债权投资”;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属于“其他债权投资”。说明尽管购买相同的债券,但是业务管理模式不一样,计量的科目也不一样。

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这两种金融资产的业务核算,拟从5个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1)取得债券投资;(2)期末计息;(3)公允价值变动;(4)发生预期信用减值损失;5)到期收回本金(或者处置)。

(1)取得债券投资:

取得债权投资主要是计量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①债权投资

借: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解读:为购买债券支付的银行存款(付出的代价)记入贷方,得到的“债权投资”的“成本”是按照购买债券的面值金额计量的,购买价款中如果包含了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计入“应收利息”科目(如果没有就不用计量),支付的银行存款与“债权投资——成本”和“应收利息”的差额记入“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可能是借方也可能是贷方)。

②其他债权投资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解读:“其他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与“债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理类似,不再赘述。

(2)期末计息:

期末计息主要难点是确认利息收入。

①债权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者借方)

解读:在分期收取利息的情况下,每期应收的利息使用“应收利息”科目计量(如果是一次还本付息,则使用“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科目计量),“应收利息”的金额=购买的面值×票面利率,该金额每期都是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由于每期期初的摊余成本不相同,因此,每期的利息收入都不一样。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计入“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科目中。

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利息调整”的发生额(如果是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还需要加上“应计利息”的发生额),第二,摊余成本=“成本”+“利息调整”(也就是债权投资的2个明细科目“成本”和“利息调整”之和),如果是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债券,则摊余成本=“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3个明细科目之和)。

②其他债权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者借方)

解读其他债权投资期末计息的账务处理和“债权投资”相同,不再赘述。

(3)公允价值变动

①债权投资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没有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因此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②其他债权投资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解读:其他债权投资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因此,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如果公允价值价值增加,则记入其贷方,如果减少,则记入其借方。

其他债权投资有两种计量价值,一种是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是计量每期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基础,一种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影响利息收入的计量。

(4)发生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发生预期信用减值损失时,两者的处理有很大差别

①债权投资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解读:这笔计提减值的会计分录的基本原理和固定资产计提减值相似,借方记入减值损失,贷方记入特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债权投资”这项金融资产减值意味着发生了损失,该损失记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是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与金融资产减值相比科目有所差别),减值也意味着资产的减少,在贷方计入“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中。

②其他债权投资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解读:这一笔减值分录是最特殊的一笔减值会计分录,因为与常规的借方记入减值损失,贷方记入某种资产减值准备不同,贷方记入的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原因在于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已经记入了“其他综合收益”,当公允价值减少时,实际上也意味着资产的减值,只是还不是很明确,现在已经明确减值,则把原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结转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即可。“其他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不影响其账面价值,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5)到期收回本金(或者处置)

①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解读:债权投资如果是分期付息到期收回本金方式,在到期收回本金时,“利息调整”明细科目调整完毕,其余额为0,只有“成本”科目,成本即购买债券的面值,意味着在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下,最终按照面值金额收回了投资的成本。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还有“应计利息”这个明细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②其他债权投资(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解读:其他债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随时可能出售(处置),因此在债券到期之前出售时,其他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售价)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赚了记入贷方,亏了记入借方),另外,在其他债权投资持有期间,因为其公允价值变动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也需要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中,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